不饿肚子就是真的吃“饱”?你的身体可不这样认为_健康生活_云知道

不饿肚子就是真的吃“饱”?你的身体可不这样认为

健康生活  

 

近年来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不饿肚子就是真的吃饱了吗?

 

2015年我国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多种微量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摄入量。所以,当你吃饱喝足之后,你是否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仍然处于“隐性饥饿”状态。

 

一、什么是“隐性饥饿”

 

世界卫生组织把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失衡定义为“隐性饥饿”。是指人体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同时,其他营养成分过量摄入产生的现象。


食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是世界各国居民死亡前十大高危因素。新鲜蔬菜和水果能量低,微量营养素含量丰富,也是植物化合物的来源。保证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可以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病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二、什么人群容易“隐性饥饿”

 

容易遭受“隐性饥饿”的人群有这几类:


1、儿童、青少年、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因为他们对营养的摄取较高;

 

2、偏食、挑食、用不健康零食替代正餐或方法不科学的节食者,这些人往往很难从日常膳食中获取足够的微量元素;

 

3、肥胖的人,容易出现部分营养物质摄入过量,体内营养不平衡的情况;

 

4、老年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率低;

 

5、患有肠道疾病的人群,因消化吸收障碍难以获取所需的微量元素。

 

三、“隐性饥饿”的原因

 

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压力增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饮食,人们往往忽略了合理搭配和均衡营养。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做到食物多样化可使膳食营养均衡,全面充足。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食物呈现的丰富多彩颜色能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刺激食欲,食物营养搭配上也简单可行。如什锦蔬菜,五颜六色代表了蔬菜不同植物化学物、营养素的特点,同时满足了食物种类多样化。 

 

四、如何对抗“隐性饥饿”

 

对抗“隐性饥饿”可以很轻松

 

科学补充是关键

 

8月13日,下午14:10

《云观安利供应链》

纽崔莱健康营养讲师邀你一起轻松对抗“隐性饥饿”

 

不仅如此

我们还会带你走进纽崔莱历史博物馆

一同了解纽崔莱的“前世今生”

纽崔莱片剂与胶囊包装生产车间

感受品质生产小心机

 

实时直播更有好礼抽奖

只要观看并参与互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精彩不断,千万不要错过!

8月13日,下午14:10

《云观安利供应链》

纽崔莱健康营养讲师邀你一起轻松对抗“隐性饥饿”

 

不仅如此

我们还会带你走进纽崔莱历史博物馆

一同了解纽崔莱的“前世今生”

纽崔莱片剂与胶囊包装生产车间

感受品质生产小心机

 

实时直播更有好礼抽奖

只要观看并参与互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精彩不断,千万不要错过!

8月13日,下午14:10

《云观安利供应链》

纽崔莱健康营养讲师邀你一起轻松对抗“隐性饥饿”

 

不仅如此

我们还会带你走进纽崔莱历史博物馆

一同了解纽崔莱的“前世今生”

纽崔莱片剂与胶囊包装生产车间

感受品质生产小心机

 

实时直播更有好礼抽奖

只要观看并参与互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精彩不断,千万不要错过!